报告人:郭旭虹 教授(华东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
报告时间:2019年6月19日(星期三)下午3点半
报告地点:910-308
摘要:
“纳米材料与技术”作为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专业,广泛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上需要与国际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接轨。本讲座主要介绍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探索其在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人才培养成效为导向,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改进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培养目标达成并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基于国际专业认证,探索出一条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工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个人简介:
郭旭虹,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工专业,1992年在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系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8至2001年在德国Karlsruhe(卡尔斯鲁厄)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2001至2002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印第安纳波立斯校园(IUPUI)从事作博士后研究。2003至200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作博士后。2005年底开始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任专职研究人员(Research Staff Member)。2006年8月回国,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人:王穗东教授
责任编辑:吴思聪